博物馆展柜的密封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要求:
气密性要求2:
空气交换率:一般来说,展柜的空气交换率应较低,通常要求空气交换次数≤0.2-0.5 次 / 天。这样可以确保展柜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减少外界空气对展柜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的影响,为文物提供一个稳定的保存环境。
压力差变化:在一定时间内(如 24 小时),当展柜内部与外部存在压力差时(如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展柜内部的压力变化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例如,在施加一定压力差后,压力衰减值不能超过设定的标准,以保证展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密封性。
材料与结构密封要求:
玻璃与框架的衔接:玻璃与展柜框架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肉眼观察无明显缝隙。金属与玻璃之间的粘接应牢固,使用的密封胶或粘贴剂应均匀、平整、无气泡,并且能够承受紫外线、风化以及空气中氧气等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密封性能4。
密封条的性能:如果使用密封条,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弹性、耐老化性和密封性。例如,常用的有机硅密封条,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的机械杂质,拉伸强度不小于 7.0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300%,撕裂强度不小于 15kN/m,变形率不大于 8%,硬度 HA 为 60±53。
柜体的整体密封性:展柜应是一个整体密闭型结构,除了玻璃与框架的连接处,柜体的板材之间、柜门与柜体的连接处等部位也应密封良好,防止气体泄漏26。
外观与视觉要求4: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博物馆展柜密封标准可能会因文物的类型、价值、保存要求以及博物馆的具体规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如 GB/T 36110-2018《文物展柜密封性能及检测标准》)以及博物馆行业的专业规范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