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柜防火材料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整体结构材料1:
材质要求:展柜的框架结构应采用不燃材料,如高性能的品牌铝合金型材、轻钢龙骨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展柜坍塌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防火处理:对于一些金属结构材料,如钢屋架结构等,需要喷涂防火涂料,以进一步提高其耐火性能,延长在火灾中的承载时间。
板材材料:
选择标准:直接接触文物展示部分的板材,应选择达到一定防火等级的材料。一般来说,至少应为 B
级板材,并且要对板材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展柜内部3。
环保要求:板材应为惰性环保材料,以降低对文物的潜在污染风险。同时,展柜内的甲醛、苯、TVOC
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例如甲醛含量应≤0.05mg/m³,苯含量应≤0.05mg/m³,TVOC 含量应≤0.5mg/m³3。
玻璃材料:
防火性能:展柜玻璃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如采用超白钢化玻璃等具有防火、防爆功能的玻璃材质。在火灾高温环境下,玻璃不易破裂或破碎后形成尖锐的碎片,避免对人员和文物造成伤害。
隔热性能:玻璃应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减少火灾热量传递到展柜内部,降低对文物的热辐射影响。
粘合剂材料:
环保与防火性:用于玻璃与结构框架之间的粘合剂必须是环保的,不散发任何酸性或有害气体。同时,粘合剂应具有较高的熔点,一般熔点应大于
150℃,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不会因粘合剂软化或燃烧而导致玻璃与框架分离3。
粘度要求:粘合剂的粘度应符合一定的标准范围,例如粘度在 7500-10000ps
之间(具体数值可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艺要求有所差异),以保证良好的粘结效果和稳定性。
周边及装饰材料:
非燃烧性:展柜周边的材料,如密封条、装饰条、底座等,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不会燃烧或助燃,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3。
阻燃处理: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火灾风险的装饰材料,如纺织品等,应进行阻燃处理,使其达到相应的防火标准。例如,纺织品必须是环保的纯棉纺织品,且经过阻燃处理后无甲醛释放3。
电气设备相关材料:
电线电缆:展柜内的电线电缆应采用防火性能良好的材质,具有较高的耐火温度和绝缘性能。电线应穿管保护,且管材应为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或在火灾发生时火势通过电线蔓延。
灯具材料:展柜内的照明灯具应采用低发热的光源,并且灯具的外壳、灯罩等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对于发热量较高的灯具,应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避免灯具过热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