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一)材料要求严格把控
玻璃作为博物馆展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文物的展示效果和安全性。在安装博物馆展柜玻璃前,材料要求必须严格把控。
首先,玻璃下料应按排版图进行,为尽量避免玻璃加工尺寸误差造成玻璃接缝不直、不齐,要求整幅墙面玻璃下料时除有规格、数量的下料清单外,还应附上排版图,并对每块玻璃进行编号。工厂加工时应按照排版图整幅墙面统一开料,尽量用一件大的玻璃原片切割,以消除尺寸上的偏差。并对玻璃贴标签,按排版图编号。
其次,玻璃下料时应注意留缝,设计上有要求的按设计要求宽度留缝,设计未要求的两件玻璃之间应留有 2mm 的缝隙,以免玻璃在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造成损坏。
再者,尺寸精度要求严格,玻璃加工几何尺寸误差不得超过 1mm。玻璃安装前应校核玻璃尺寸,误差过大的不得安装,应报施工主管及材料员作退换处理。有磨边的玻璃还应检验车边是否均匀、顺直,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对于有颜色的玻璃,安装前还应检查颜色是否一致、均匀,有色差的应报施工主管、材料员,严重的作退换处理。
(二)基层处理至关重要
为防止基层木夹板受潮变形,玻璃背面烤漆、镜背面水银受潮脱落,基层木夹板贴墙面应满耍防潮油漆,打入墙体的木楔应用防水油漆浸泡过。卫生间镜墙面还应先做好防水、防潮处理。基层木夹板安装牢固,平整度,垂直度要达到规范要求,才能保证玻璃安装牢固、平整。这是因为如果基层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玻璃的安装质量,还可能导致玻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破裂、脱落等安全问题。因此,在安装博物馆展柜玻璃前,必须对基层进行严格的处理,确保其符合安装要求。
二、玻璃安装步骤详解
(一)弹线精准下料
弹线在玻璃安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下料前,按照设计要求在木夹板基层上分块弹线,能够准确确定每块玻璃的尺寸和位置,确保玻璃安装的准确性和美观性。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木夹板基层上用测量工具进行分块弹线,确定每块玻璃的安装区域。然后,根据弹线的结果,量取每块玻璃的尺寸,进行下料。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玻璃加工尺寸误差造成玻璃接缝不直、不齐的问题。
(二)基层清理确保牢固
基层清理是保证玻璃安装牢固的关键环节。清除木基层表面的污物和浮尘,可以确保双面胶与木基层板粘结牢固。如果基层表面存在污物和浮尘,会影响双面胶的粘性,导致玻璃安装不牢固。在进行基层清理时,使用干净的抹布或扫帚等工具,将木基层表面的污物和浮尘清除干净。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为玻璃的粘贴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玻璃粘贴细致到位
按照排版图及基层弹线,将每块玻璃安装在对应的位置上。在安装时,要注意玻璃接缝应对齐、顺直,缝宽大小均匀,十字接缝应方正、对齐。玻璃安装应平齐,高低差不得超过 0.5mm。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安装过程中,要仔细调整玻璃的位置,确保每块玻璃都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同时,要使用水平仪等工具,检查玻璃的平整度,确保玻璃安装牢固、平整。
(四)打玻璃胶美观牢固
打玻璃胶是玻璃安装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证玻璃美观牢固的重要步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玻璃胶,最好采用专门调配的与玻璃颜色接近的玻璃胶。这样可以使玻璃胶与玻璃的颜色协调一致,提高玻璃的美观性。打胶前,应再次检查玻璃安装平整,接缝符合要求后才可打胶。并且,要将玻璃表面及接缝处的浮尘全部清理干净,以确保玻璃胶的粘性。打胶时,应先在接缝两边粘贴美纹纸,留出玻璃胶缝位置,要求所留胶缝宽度均匀,顺直,才能保证打出的玻璃胶顺直、均匀。打完胶后,应将表面多余玻璃胶刮除干净,使胶缝表面顺滑、均匀,无留滞。据统计,正确的打玻璃胶方法可以使玻璃的牢固度提高 30% 以上,同时也能大大提升玻璃的美观度。
三、特殊玻璃胶的使用
(一)无影胶适用场景
无影胶在博物馆展柜玻璃安装中有特定的使用优势。它主要适用于对美观度要求极高的展柜玻璃安装,尤其是需要完全透明、无缝连接的场景。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玻璃,如高透光性玻璃、艺术玻璃等,无影胶能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保证玻璃之间的粘接强度高,同时不影响玻璃的美观度。无影胶固化后无色透明,不会像传统胶水一样留下明显痕迹,能够更好地展示文物,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二)涂抹与光照步骤
首先,在使用无影胶前,要确保被粘接的玻璃表面干净、干燥且无油脂残留。将适量的无影胶均匀地涂覆在其中一面玻璃表面,注意胶层厚度应控制在 0.01~0.05mm,这个厚度范围既能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又不会产生过多的气泡。然后,将另一面玻璃轻放于涂覆胶水处进行贴合,用力挤压将气泡排出,并使胶水均匀分布。接着,用主发射波长为 365nm 的紫外灯照射进行固化处理。光照时要从中央向周边照射,并确认光线确实能照透至粘合部位。推荐采用阶段性固化方式,即先短暂照射使胶水初步固定,清除多余胶水后再进行完全固化,这样有助于获得更美观的成品外观。一次性完成固化可能会导致去除溢出的胶水变得困难。
(三)固化时间的影响因素
固化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材料会导致固化时间不同,例如玻璃的厚度、透光性会影响紫外线的透过率,从而影响固化时间。一般来说,玻璃越厚、透光性越差,固化时间越长。胶层厚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胶层越厚,固化时间越长。此外,紫外灯的功率也会影响固化时间,功率越大,固化速度越快。为了减少废品率,建议用户购置紫外线强度测试仪,粘接前作光线强度测试,根据不同的被粘材料、胶厚、紫外线强度的不同适当调整固化时间。环境温度较低时,胶水的活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可能需要延长固化时间。例如,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固化时间可能会比正常温度下延长 20% 至 30%。同时,颜色较深的玻璃可能会影响紫外线的透过,从而减慢胶层的固化速度,甚至可能导致无法固化。大面积粘接时建议用低粘度产品,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购置真空设备,在真空环境中贴合,以去除气泡、提高成品率。
四、安装后的调试与验收
(一)灯具与五金安装
灯具和五金的安装是博物馆展柜玻璃安装完成后的重要环节。在安装顺序上,一般先安装灯具,再安装五金配件。灯具的安装应根据展柜的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灯光能够均匀地照射在文物上,同时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据统计,合适的灯光可以使文物的展示效果提升 20% 以上。
安装灯具时,要注意灯具的固定牢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掉落的情况。对于嵌入式灯具,要确保安装位置准确,与玻璃之间的距离合适,以免影响灯光效果或对玻璃造成损坏。同时,要检查灯具的电线连接是否牢固,绝缘是否良好,避免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
五金配件的安装包括门锁、拉手等。安装五金配件时,要确保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门锁的安装要保证开启灵活,关闭紧密,能够有效地保护文物的安全。拉手的安装要方便使用,同时不会对玻璃造成损坏。
(二)通电调试与检查
通电调试是检查展柜整体功能的重要步骤。在通电调试前,要仔细检查展柜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绝缘是否良好。确保所有的灯具、电器设备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品牌的电线和电控产品质量和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通电后,要检查灯具是否正常发光,亮度是否均匀。同时,要检查展柜的恒温恒湿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文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对于带有电动门窗的展柜,要检查电动门窗的开合是否顺畅,限位是否准确。
在检查展柜整体功能时,要注意观察展柜的密封性。展柜的密封性对于文物的保护至关重要,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湿气等对文物的损害。可以通过在展柜内放置湿度计等设备,检查展柜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
(三)验收标准与注意事项
验收标准是确保玻璃安装质量、密封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在验收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首先,要检查玻璃的安装质量,包括玻璃的平整度、垂直度、接缝的宽度和直线度等。玻璃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松动、裂缝等问题。
其次,要检查展柜的密封性。展柜的密封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出现漏气、漏水等问题。可以通过在展柜内放置烟雾等设备,检查展柜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最后,要检查展柜的安全性。展柜的安全性包括灯具、电器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展柜的结构安全性等。灯具和电器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不得出现漏电、短路等问题。展柜的结构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
在验收过程中,要注意记录验收结果,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要再次进行验收,确保展柜的质量符合要求。